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治疗高血压,早期、全面干预心血管事件链——最新ACC/AHA《成人慢性心衰诊治指南》带来的思考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心脏科 李 勇 教授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06/7/29 0:00:0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进展的终末阶段(图1 心衰-心血管事件链的最后阶段),随着对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干预措施的成功改进和人口寿命的延长,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和患病率逐年增加。近年来心力衰竭的治疗模式已从过去的“改善血液动力学”逐步转变为“阻断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抑制或逆转心脏重构、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尽管心力衰竭的治疗手段不断更新,心衰患者的死亡人数仍在继续上升。2005年ACC/AHA发表的最新《成人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1 (以下简称新指南)基于近年来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总结了在心衰诊断、评估和治疗的最新进展,因此将对心力衰竭诊治的临床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新指南更加重视对心衰危险因素的控制和预防,进一步强调对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以及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预防和治疗。并突出了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在心力衰竭和心血管疾病患者治疗中的重要地位。而且,新指南中ARB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广度和深度都在不断扩展,ARB治疗已覆盖了从心血管高危因素到心力衰竭进程的各个阶段,这一变化并非主观臆测,而是基于近年来诸多的大型临床试验,并受到了临床实践的检验和验证。
 

导航:从危险因子开始,早期干预心衰
心肌梗死后的心脏保护作用
预防和逆转心室重构
有效改善心衰预后
心血管事件链中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
抑制RAS,全面阻断心血管事件链


从危险因子开始,早期干预心衰


    新指南强调了ARB有效预防患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相关心血管危险因素患者进展为心功能衰竭的作用,并明确指出,ARB可广泛用于高血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心衰以及心肌梗死后患者的治疗并可有效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新指南将“有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史、糖尿病或高血压合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应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列为Ⅱa类建议。
    1.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高血压在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在心力衰竭的一级预防中,降压成为一项关键性治疗手段。已有流行病学和临床试验的长期随访观察证实,降低血压是预防高血压患者发生各种心血管临床转归终点事件的主要手段。LIFE研究结果表明:在两组血压控制程度无差别情况下,氯沙坦使心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13%,卒中发生率降低25%。 而VALUE 研究在高危高血压患者中的研究结果显示:尽管氨氯地平组的血压控制程度优于缬沙坦组,但两组患者心血管终点的发生率没有差别。因此,服用缬沙坦的高危高血压患者能从药物中获得降压之外的益处。同时,缬沙坦组因心衰住院治疗率或死亡率、心衰的发生率较低,并且这种差别随治疗时间延长而有进一步增大的趋势。这种趋势提示长期应用缬沙坦可更好地降低心血管疾病危险性。进一步对VALUE试验中亚洲人群结果的初步分析显示:缬沙坦对亚洲患者降压疗效优于非亚洲人群;与全球结果相比,亚洲人群可以从以缬沙坦为基础的治疗方案中获益更多。
    2.预防新发糖尿病的发生 糖尿病与高血压常常同时并存,高血压患者中每年约有2%罹患新发糖尿病。糖代谢异常将明显增加心血管事件及死亡,Alderman等的研究显示,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风险加倍。意大利的Verdecchia教授专门研究了高血压新发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风险,结果发现:对795例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随访16年,新发糖尿病和既往已患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相近,均为非糖尿病患者的3倍。交感神经紧张和RAS系统的激活在糖尿病与高血压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得到了广大医学学者的共识。高血压和胰岛素抵抗还与血脂代谢障碍和内皮功能紊乱的发生密切相关。所有这些危险因素都是心血管事件的发病和死亡的催化剂。因此,单纯降低血压远非高血压治疗的目的。为提高心血管疾病远期疗效,必须兼顾糖代谢、脂代谢异常的控制。而荟萃分析显示,虽然现有的各类抗高血压药物在剂量相当的情况下降压效果相似的,但不同药物对糖代谢的影响差异较大,因此,各药物对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也不尽相同。LIFE研究表明,与β阻滞剂阿替洛尔相比,氯沙坦不仅对糖尿病患者有心血管保护作用,并使新发糖尿病发生率降低达25%。 VALUE试验另一个重要贡献是解答了ARB对糖代谢的影响的问题。在众多的降压药物中,钙拮抗剂是公认的对代谢无不良影响的药物,VALUE NOD研究(缬沙坦降低新发糖尿病危险亚组分析)通过对9995例入组时无糖尿病的高危高血压病例的研究发现:缬沙坦预防新发2型糖尿病的效果明显优于氨氯地平,降低新发糖尿病达23%(P<0.0001)2。因此VALUE NOD研究结果凸显了缬沙坦预防新发糖尿病的保护作用。新发糖尿病的减少最终将体现为远期心血管事件的减少,VALUE研究中缬沙坦组的心血管事件较氨氯地平组未见明显减少只是由于随访时间过短的缘故。这与缬沙坦组心衰发生率和死亡率减少程度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大的趋势相符。
    3. 强大的肾脏保护功能 ARB的肾脏保护功能也不容忽视。IRMA-2, MARVAL, RENAAL以及IDNT等试验针对ARB对不同阶段肾脏损伤的影响进行了研究。MARVAL(缬沙坦降低微量白蛋白尿试验)试验3不仅再次证实ARB(缬沙坦)与氨氯地平的降压疗效相同,更为重要的是证实缬沙坦对尿白蛋白排泄率(AER)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氨氯地平(44% vs. 8%),说明在获得相同降压幅度时,缬沙坦的肾保护作用优于氨氯地平,且这种益处独立于降压作用之外。RENAAL试验及PRIME(包括IDNT和IRMA-2)试验也同样证明了ARB的肾脏保护作用。 基于以上证据,新指南推荐应用ARB早期干预心血管事件。缬沙坦、氯沙坦、伊贝沙坦可以用于高血压、糖尿病肾病患者,对心衰发挥有效的一级预防作用。其他ARB仅被推荐用于高血压的治疗。

Top

心肌梗死后的心脏保护作用 

    新指南将“心肌梗死后射血分数降低,且不能耐受ACEI的患者应推荐使用ARB”增加为Ⅰ类建议;将“不能耐受ACEI的患者使用ARB”由Ⅱa类建议上升为Ⅰ类建议。与2003年美国JNC 74相比较,新指南中ARB治疗的重要地位有了显著提高。在JNC 7中,ARB治疗的适应证仅限于心力衰竭、糖尿病和慢性肾病的治疗,并且仅作为二线用药,及仅对ACEI不能耐受的患者推荐临床应用。而心肌梗死后患者的治疗和冠脉疾病高危因素的控制并未列入ARB治疗适应证。新指南则建议,心梗后LVEF降低以及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ARB治疗。 VALIANT ——迄今最大规模的心肌梗死患者生存研究5,首次证实ARB(缬沙坦160mg,bid)和ACEI(卡托普利)在降低心梗后高危患者的死亡率方面作用基本相似,缬沙坦能够同样幅度地减少心梗后患者心血管死亡及心梗的发生(危险比:0.96,P=0.198),且缬沙坦的副作用显著低于卡托普利。VALIANT试验的归因分析显示缬沙坦可降低心梗后高危患者死亡率达25%。 2005年8月,缬沙坦因VALIANT研究结果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心梗后高危患者。根据上述证据,新指南中推荐缬沙坦适用于心衰B期心肌梗死后患者。其他ARB目前尚无此类证据。

Top

预防和逆转心室重构

    在过去的40年中,中国因心衰所致的死亡增加6倍,成为主要心血管疾病中发病率显著增加的唯一病症。按0.9%的患病率计算,我国目前35~74岁成年人中仍约有400万的心衰患者。在整个心衰的病理生理学过程中,心室重构<

版面编辑:国际循环



血管事件链成人慢性心衰诊治指南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4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