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术后血小板活性可预测心脏缺血性事件的发生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06/11/30 0:00:0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来自Baltimore Sinai血栓研究中心的Gurbel教授认为:支架植入术后血小板的活性比血小板抑制率或反应性能更好地预测心脏缺血性事件的发生。 Gurbel教授指出目前广泛存在一种错误的认识:即认为缺乏血小板抑制率或反应性是高危的心脏缺血性事件发生的前兆,还认为治疗前血小板抑制率和反应性是治疗后心脏事件的预测因子。

    来自Baltimore Sinai血栓研究中心的Gurbel教授认为:支架植入术后血小板的活性比血小板抑制率或反应性能更好地预测心脏缺血性事件的发生。 Gurbel教授指出目前广泛存在一种错误的认识:即认为缺乏血小板抑制率或反应性是高危的心脏缺血性事件发生的前兆,还认为治疗前血小板抑制率和反应性是治疗后心脏事件的预测因子。这样可能会过高估计治疗前血小板抑制率和反应性低的患者的心脏缺血事件的风险,而低估了治疗前这种标志物高的患者的心脏缺血事件的风险。 在氯吡格雷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在短期内会有相应变化,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则常常下降;尤其是那些治疗前血小板聚集率高的患者治疗后的这种变化非常明显。

    心脏事件的危险因素 Sinai血栓研究中心的一系列研究发现:抗血小板治疗后血小板活性是支架术后心脏缺血性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 Gurbel指出一些回顾性的研究也证实治疗后的血小板聚集率和支架血栓有关,支架血栓多在血小板聚集率较高的患者中发生。 另外一项研究则观察了长期服用氯吡格雷患者在PCI术前血小板聚集率和术后心脏缺血性事件的相关性。这项研究明确显示那些已经接受氯吡格雷负荷量治疗而仍然出现心脏不良事件的患者其血小板反应性相比于未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的患者明显增高。因此围手术期的血小板活性可以作为患者术后6个月发生心脏缺血性事件的预测指标。

    Gurbel教授评论认为,这些研究只是关注了治疗后血小板的功能变化,而忽略了血小板-纤维蛋白血栓形成是导致临床不良预后的主要原因。血小板的高聚集率同血小板-纤维蛋白血栓形成一样,都是心脏缺血性事件的预测因子。

(周玉杰 罗显元 供稿)

版面编辑:国际循环



血小板活性心脏缺血性事件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4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