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中外指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使用比伐卢定推荐级别有所改变,但明确其主要临床适应证仍需探索。有关老年人PCI术中抗凝治疗策略方案尚不明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内科黄榕翀教授团队近期对这一话题进行荟萃分析,其结果在2019年美国经导管心血管治疗学术年会(TCT 2019)期间进行口头交流。
郭雷博士代表黄榕翀教授团队作现场报告
博士研究生孟少轲完成这一研究。该研究共纳入11项随机对照研究,15 895例接受PCI治疗的老年患者(≥65岁)随机分为比伐芦定和肝素组。研究主要终点是30天的净不良临床事件(NACE)和大出血事件发生率。次要终点是30天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长期(6~12个月)NACE及全因死亡率。
结果显示,与肝素相比,比伐芦定可减少30天内大出血事件发生率(RR=0.66;95% CI: 0.54~0.80;P<0.0001)及NACE发生率(RR=0.86;95%CI:0.75~0.99;P=0.04),不增加30天MACE发生率(RR=0.94;95% CI:0.82~1.09;P=0.42)。亚组分析显示,比伐芦定组降低出血风险的获益,在肝素组常规应用糖蛋白Ⅱb/Ⅲa受体抑制剂(GPIs)(RR=0.67;95%CI:0.51~0.88;P=0.004)或选择性应用GPIs(RR=0.66;95%CI:0.46~0.94;P=0.02)时相似。根据临床表现进行的亚组分析显示,与整体人群(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或稳定性缺血性心脏病)相比,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比伐芦定组NACE发生率降低的获益更为明显(RR=0.76;95%CI:0.65~0.89;P= 0.0007)。
长期随访,两组6个月时 NACE风险(RR=0.74;95%CI:0.39~1.42;P=0.36)及6~12个月的MACE发生率(RR=0.90;95%CI:0.68~1.19;P=0.45)相似,1年全因死亡率比伐芦定组较肝素组有降低趋势(RR=0.70;95%CI:0.47~1.06;P=0.09),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
通过此项荟萃分析结果证实,在接受PCI治疗的老年患者中,比伐芦定可显著降低大出血发生率,获益与普通肝素组是否常规使用GPIs无关;比伐芦定可能降低NACE发生率,尤其是在STEMI患者中或肝素组常规应用GPIs时,同时不增加MACE发生风险。这一结果将为老年人PCI术中抗凝方案选择提供新证据,同时也为下一步开展RCT研究提供方向。